原创 | 屌丝的逆袭:志愿军凭啥能赢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昨天晚上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英雄儿女》,今天晚上将播出经典电影《上甘岭》,心中很是感慨,所以在今天重新推送去年的这篇经典文章。
这篇文章对于当下的局势也是有指导与参考意义的。
这是一篇深度挖掘中国志愿军为什么赢得朝鲜战争的文章,即使你对军事不感兴趣,建议你也要抽一点时间耐心看完,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让你的格局上一个层次,说白一点就是——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之间的竞争中,即使在对手各方面条件全面碾压你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创造条件逆袭取胜。
1
在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的实力从表面上看是严重不对等的,美军在装备、机动性(机械化)、火力、通讯、后勤补给、空中支援等方面全面碾压志愿军,美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装职业军队,志愿军呢?顶多算一支轻步兵。
以二次战役时我军9兵团与美军陆战一师为例。
空军:朝鲜战争美军出动空军高达1400架,平均每天出动上千架次(极端情况下可以出动3000架次),美陆战一师每个营都配备有前线航空控制人员,可以随时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支援。9兵团没有空军支援,防空武器基本为0,导致白天基本无法作战,行军都很困难。
坦克:陆战一师共有85辆坦克,9兵团没有坦克,反坦克武器基本为0。
火炮:陆战一师拥有105毫米大口径火炮100多门,9兵团一个师仅有36门小口径火炮,105毫米以上的火炮为0。
通讯:陆战一师从团到步兵排都有完善的电台联络,可以直接呼叫炮火以及空军支援。9兵团团以上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级靠有线电话,营以下靠原始的军号与哨子,战场指挥联络比美军差了几条街。
轻武器:美军陆战1师,主要步兵武器为伽兰德M1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8A2式自动步枪、7.62毫米口径M1919A4式重机枪和12.7毫米口径的M2HB式大口径机枪。美军这几种轻武器都是“二战”中轻武器的杰作,性能优秀可靠。
志愿军第9兵团,轻武器全部是二战缴获武器,来源有苏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捷克等不一而足。用美军的观点,是不折不扣落后古董武器博物馆,性能参差不齐,弹药补给困难。
服装:美军陆战1师,官兵穿着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外套外还有防风雨登山服,战斗长筒靴内有两到三层毛鞋垫,而陆战师的侦察连甚至用上了刚刚研制成功的防弹背心。
志愿军第9兵团,由于是南方部队,又因为入朝极为仓促,基本上没有北方入冬的棉衣,这在此后的长津湖战役中导致了极为可怕的非战斗伤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伤。
弹药:美军陆战1师,机械化补给极为迅速,弹药充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空投补给,因此弹药充足,火力旺盛。无论是步兵武器还是炮弹都极少出现告罄的现象。
志愿军第9兵团,在渡过鸭绿江后,第9兵团每名战士发了80发子弹,此后就基本不发了。
运输工具:美军陆战1师,拥有充足的汽车和装甲车辆,由于有空中优势,除了空运空投外,还能大量使用铁路和港口进行运输调动。
志愿军第9兵团,空中、海上和铁路运输几乎为零。整个志愿军在一、二次战役时也仅有1000辆汽车,战役结束后已经被摧毁600多辆,运输主要以骡马和人力为主。
大家看了以上实力对比是什么感觉?简直是令人窒息的绝望啊!战争是实力的PK,来不得半点虚假,实力不如人就是不如人,虽然中国军人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是面对如此巨大悬殊的实力差距,仅靠牺牲精神是无论如何无法弥补的(抗日战争时期很多中国军队也有牺牲精神,但还是丢掉了大半个中国)。
以二战时期的德军为例,西线战斗中,德军与美军的地面装备差距并不大,仅仅是美军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德军还拥有相当的防空力量),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国装甲部队也在美军的空中打击下溃不成军。志愿军的装备比德军还要差几条街,凭什么与美军PK?
靠谋略吗?请记住一个真理,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谋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谋略一定是要建立在双方实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但是结果却令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们眼镜噼里啪啦地掉了一地。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中国军队气势如虹将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签订停战协议。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以不到70万人的伤亡歼灭“联合国军”110万。
2
那么,志愿军究竟有何“特质”可以弥补双方在表面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轻步兵的巅峰!巅峰的意思是,在轻步兵这个兵种上向前看(历史),是任何军队无法企及的高度,向后看(未来),同样是任何军队(中国军队除外)无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美军有美军的优势,是志愿军无法企及的。
同样,志愿军有志愿军的优势,是美军——甚至任何军队无法企及的。这个优势就能弥补与美军表面实力的差距,让双方综合实力基本在一个等级上。
志愿军的优势是什么?
兵者,以能聚能散为要!
就是这个!“能聚能散”我们把它做到了极致!
聚集起来就是“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只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职业军队只有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军一级的野战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成军成师地打出胡蒂尔战术(这是少量精锐特种部队的专利)!
这TM完全颠覆了军学原理!
为什么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只能是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
因为这个穿插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无数敌人的战术据点的狙击,只有装甲部队才有可能迅速打掉有完备野战工事的火力点,撕开一个通道,快速向敌军后方纵深穿插。那么,仅仅携带轻武器与手榴弹的轻步兵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如果一个完备野战工事的据点连轻步兵的冲击都顶不住,修建这个野战工事的工兵军官与驻守这个据点的守卫部队军官都要上军事法庭!
为什么只有少量精锐特种部队才能打出胡蒂尔战术?
这里讲一个常识,两军对垒都要构筑一条完整的战线防备对手的攻击。这个完整的战线不是挖一条无限长的战壕,同时在战壕中塞满士兵,那样多少军队都不够用。正常情况下,在战线上结合地形构筑若干个据点,据点才有士兵守卫,据点之间火力能够封锁就行了。
这样战线的意义在于可以用有限的兵力构建一个有纵深的防御体系,表面上战线有无数“空隙”;但是针对这些“空隙”,小部队也许利用夜晚可以渗透,大部队不行(大部队有重装备、有大量给养要运输),渗透的动静如果太大,一旦被发现,呼叫几轮炮火打击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但是小部队渗透意义其实也不大,因为任何战线都有纵深防御,一只小部队渗透过去,仅仅靠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基本啃不动较大的据点,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一般只能派出少量的特种部队去敲掉特定的战术目标——创造这个渗透偷袭战术的鼻祖是一战时期的德军。可是发明这个战术的德军也从没有使用大部队打出这个战术,因为这不符合军学原理。
那么,你想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谁告诉你有一只上万人的野战部队,能利用战线的“空隙”渗透过去,打出胡蒂尔战术——你是不是该在他脸上吐一口唾沫?
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都不敢这些写嘛!
这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常识。
所以,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前三次战役吃了大亏一点都不冤,谁也不知道志愿军偏偏就是这样一只逆天的轻步兵部队!
那么,志愿军为什么能够逆天创造违背军学常识的奇迹?
就是靠“能聚能散”志愿军把它做到了极致!就创造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轻步兵的巅峰。
3
为什么志愿军能把“能聚能散”做到极致,而其他任何军队都无法复制?
很简单,绝对的信仰+超强的组织能力,让这只军队具有惊人的韧性与战斗力。严格意义上,这样的军队只能“消耗掉”,无法“消灭掉”。
严格意义上讲,志愿军还不算一只现代职业军队,在军队组织系统中,志愿军有军官而没有士官。在现代职业军队中,军官决定军队的调度与指挥水平;士官决定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志愿军除了军官指挥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其他任何军队都不具有的党组织。团以上有政委,营有教导员,连有指导员——党支部深入到连级单位,连以下则拥有大量的基层党员(团员)。这些基层的党员发挥着远远超越传统士官的作用,不仅让志愿军具有远超职业军队的组织力、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这只军队成为一只空前绝后具有“信仰”的军队。
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作用请看一个案例。
这个片段看起来平淡无奇,却非同凡响。大家想一想,一只部队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之后,伤亡惨重撤退到坑道中。就算是最精锐的职业部队这个时候也急需修整才能恢复战斗力。但是,这个时候上级却突然命令他们在坑道中坚守——没有修整、没有补给、没有援军,而且坚守的时间还可能是“无限长”——这不仅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而且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命令!
所以当时士兵有情绪非常正常,换其他国家的军队可能就要暴动了。但是,这只志愿军军官只要喊一句:“共产党员站出来!”基层的党员、团员就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他们“站出来”不是震慑其他的士兵,而是要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作用,承担最艰巨最繁琐的任务,这就是基层党员的表率!然后党支部建立起来后,一点风波就烟消云散。
有了党组织作为骨干,军队的战斗力就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韧性。在美军强大的炮火封锁下,知不知道上甘岭的坑道部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喝尿!成建制的部队集体喝尿,最长的部队坚持喝了21天的人尿!
对比一下,同样是后援断绝、补给中断其他国家的职业军队是什么表现?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巴丹半岛的美军、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它们的条件比困守坑道连水都喝不上的志愿军总要强一些吧——但是这些军队很快就士气崩溃了,日军靠着武士道精神支撑也就多来一个自杀性冲锋,有哪一只军队在志愿军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都能顽强的坚持下来?
志愿军的韧性在古往今来的所有军队中绝对是一个无法企及的巅峰。
现在职业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组织与系统。假如一只1万人的军队“分散”向敌军渗透后,变成100只小部队,那么就存在几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后勤怎么补给?火力支援如何协调?怎么重建指挥系统?
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么这100只小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呈现指数级的下降,对敌军的打击很可能还不如一只1000人建制完整的部队(这个我们后面来举例)。
志愿军为什么可以“分散”却对整体战斗力影响不大?
因为志愿军是轻步兵,而不像美军那样是装甲步兵或者机械化步兵——本身对后勤依赖很小,复杂地形的制约也很小,对炮火支援的依赖也很小;至于分散后建制不完整指挥系统难以统一——这个志愿军却通过“信仰”得到很大的弥补——“信仰”的意思是,志愿军的主动作战的精神远远超越了职业军队,甚至可以说已经突破了人类本能的上限!
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志愿军的指导原则是什么?是“完成任务,消灭敌人”!这个原则中根本没有“保存自己”的选项。
举个例子。
上甘岭战役初期,由于美军前期战略欺骗非常成功,所以基本上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战役前三天,美军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向我上甘岭两个山头猛攻,几天残酷的拉锯战中美军固然损失惨重,却能源源不断调动生力军补充损失。
而我坚守这个地区的15军45师基本上战斗人员都快打光了,增援由于美军的炮火与空军封锁一时上不来,最后的时刻,15军军长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都派往前线增援,手中已经没有一兵一卒,这个96人的警卫连,进入前线坑道后只剩下25人,前线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转机出现了。
转机是警卫连5个失散的士兵,这5个士兵在向前线增援时,因为躲避美军炮火居然阴差阳错转到美军一个遗弃的前沿营指挥所。如果是一只职业军队,士兵走散了转到敌人鼻子底下会怎么选择?100%会选择道路撤回去归建。
但是这几个士兵却不是,他们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营指挥所地形特别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阻击阵地。然后,他们就主动选择在这个阵地坚守——朋友们,大家知不知道做出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在敌人鼻子底下的一个阵地坚守,一旦暴露就陷入重重围困中,当时美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这个脱离志愿军主阵地很远的据点是根本不可能得到增援的!
所以,当这5个士兵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选择的是一场没有增援没有补给没有修整——也是没有生还希望的战斗。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人类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狂热的军队——小日本就是,但是日军不管是自杀性冲锋还是“神风”式攻击,都是靠狂热支撑那么一个很短的时刻。而我们的志愿军却是靠一种崇高的“信仰”,在明知必死的战斗中冷静地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5名战士在这个据点中后来被百倍以上的美军围攻下坚持了整整4天,全部牺牲,其中两人最后是活活渴死的。但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上甘岭阵地争取了宝贵的4天。至今我们也不知道这5名战士的名字,他们是朝鲜战场上成千上万个无名英雄之一。
为什么志愿军能把“能聚能散”做到极致?原因就是这个——我们失去建制的“散兵”不仅有强悍的战斗力与旺盛的战斗意志,而且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任何职业军队都无法企及的巅峰。
刘光子,朝鲜战场上一个普通的士兵,在5次战役中创造了一个人俘虏65名英国士兵的神话。
怎么做到的?很简单,刘光子冲进英军人群左手冲锋枪,右手手雷——不缴枪投降大家一起共归于尽!不得不说,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抱着炸药与美军共归于尽的案例太多了,已经树立了一个“品牌效应”,所以,英军没有一个人怀疑刘光子的决心与意志,65人硬是乖乖做了一个士兵的俘虏。
黄继光堵抢眼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英勇事迹,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朝鲜战场上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志愿军战士用身体堵枪眼的就有38个,没有记载的更多。
这里多讲两个案例,让大家体会一下中国“散兵”的强悍。
中印战争时期,在一次攻击作战中某部副班长庞国兴与部队走散,又遇到另外3个“散兵”,在职业军队中这种失去建制的散兵都要被归为“失去战斗力”这一类。
那么请看看中国散兵的表演——庞国兴与另外3人主动结成一个战斗小组,由庞国兴指挥,在敌后穿插15里。连续作战5次,歼灭了5股逃敌,打掉了印军2个炮兵阵地,光是加农榴弹炮就缴获7门,后来又联系一个连队再缴获8门榴弹炮,印军第五野炮团一共就24门榴弹炮,居然就被庞国兴小组干掉了大部分!一组“散兵”干掉了大半个印军野炮团。我草,这是散兵还是特种部队?
事后,庞国兴获得二等功——为什么这样的战绩都评不上一等功?原因很简单,我军内部打心眼也没瞧得上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与轻步兵巅峰的中国军队相比,印度军队不是对手,而是一盘“菜”。
再来一个案例。
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约300人从邦迪拉撤退,于1962年11月21日10时到达多龙桥,当时这个桥对岸只有我军一个营部和一只27人的小部队(含一个15人的迫击炮排)。27PK300,如果其他国家职业军队会作何选择?估计90%选择是撤退,最多有10%特别强悍的选择去狙击(当时我军其他部队都在3公里以外)。那么当时我军指挥员选择是什么?
合围这只印军!
纳尼?27人合围300人?科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偏偏我们的指挥员就这么强悍,而且我们的士兵执行这个命令也没有半点违和感。于是一个“宏大”的包围圈就展开了。副指导员王文保亲率2人去堵正面,派出4人(还TM是炮兵)去堵侧翼,再派出5个人去堵后路,其余士兵(主要是炮兵)坚守炮兵阵地提供火力支援。
你看看,总共12个人的包围圈,“主力”还在侧翼与敌人后方(生怕敌人跑走几个),正面只有三人!部署完之后,王文保也感觉正面3个人“实力”确实弱了一点,回到营部兜一圈,确实没有人了,只找到正在做饭的炊事班(7个人),于是炊事班一人发一条枪也拉上去加强正面。
至此12人的“主力部队”+7人的炊事班恶狠狠的向印军一个营扑去,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我军以伤3人为代价,击毙印军35人,俘虏206人,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被全歼,与迷之自信的阿三作战真有喜感啊。
从此之后,中印边境对峙,印度军队长期要集结10倍于我军的力量才稍微放心。
4
一只有“信仰”的军队不仅战斗意志坚强,而且作战主动性也无以伦比——在战争中就能在很多方面获得极大的战术优势,比如强悍的战场控制能力——我的地盘是我的,你的地盘还是我的!
两军对垒,双方军队的驻地一般都要相距好几公里(在对手重炮打击范围之外),这个对峙的中间地带就是双方小部队争夺的焦点。谁能控制这块地带谁就能直接掌握对手的动向,相反,如果失去对这个中间地带的控制,那么,就相当于被对手树起一道信息隔离的屏障,对手的动向就被一层“战争的迷雾”所遮蔽。
在研究国内战史时,过去我常常骂国民党军队都是猪,不管是在什么战场作战,对于解放军主力的动向基本是一无所知,直到某只部队被解放军合围才恍然大悟——共军主力在这里!在我看来,几十万军队的动向是很难掩藏形迹的,这样规模的部队运动国民党军队都毫无察觉——不是猪是什么?所以,曾经有句名言我是非常认同的——美国顾问团又要骂我们无能了。
但是,很蹊跷的事情在朝鲜战场上同样发生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并且高度职业化的美军对志愿军主力的动向竟然同样毫无觉察——几十万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毫无觉察;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对志愿军的兵力居然误判成只有几万人;长津湖美陆战一师被9兵团10个师合围,美军事先毫无觉察;38军113师向美军后路穿插美军同样毫无觉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描述美军“无能”可以解释的了。
以上情况反复发生,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志愿军表现出高度的纪律性——不管是夜间行军还是穿插潜伏都组织得非常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志愿军对于战场控制力非常强,给美军驻地之外建立了一道情报屏障墙,让志愿军的动向永远笼罩在“战争的迷雾中”。
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吧——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潜伏在距离美军只有几百米的树林中,在一次美军火力侦察中,邱少云的身体被一枚燃烧弹飞溅的燃烧液点燃,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邱少云硬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一动不动,直到壮烈牺牲。
这个故事大家都只看到邱少云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纪律性与牺牲精神,另一方面却没意识到——志愿军能够在美军鼻子底下潜伏说明什么?说明美军已经丧失了对于自己阵地前沿地带的控制权!自己鼻子前的位置都无法实地侦察!志愿军战场控制能力太变态了!连美军鼻子底下都是我军可以随意潜伏的地带!
能够做到这一点不是美军麻痹大意,而是在这些中间地带的争夺中(一般是在夜间),志愿军以旺盛的作战精神以及娴熟的小群作战技巧,把没有火力与空中掩护的美军侦察部队直接打回了驻扎地——从而在美军驻地之外布起了一层“战争迷雾”,不但让战场信息单方面对志愿军透明,而且可以从容潜伏在任何中间地带,对美军可以发动快速的攻击。
5次战役之后,双方长期对峙,这个时候志愿军将战场控制发挥到极致,不但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对美军造成上万人的杀伤(想一想为什么美军不能同样展开冷枪冷炮运动),而且把美军直接压缩到据点中连吃饭上厕所都不敢出据点。
当然,能够做到在敌人鼻子前潜伏,没有高度的纪律性与组织力也是不行的。以38军为例,训练部队敌前潜伏能力——是找有青蛙的池塘,让部队做到接近池塘并且潜伏下来而不影响蛙鸣。这是只有少数特种部队才能具备的能力,而志愿军可以成建制的训练野战部队达到这个标准,可以想象志愿军的纪律性达到什么程度。
5
现在可以回答之前的两个违背“军学原理”的问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只有最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打出大纵深穿插战术,而以轻步兵为主的志愿军却可以做到?
原因很简单,装甲部队要向敌人纵深穿插,就必须维持一条畅通的补给线,所以,这条补给线上的敌军据点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个只有装甲部队才能做到。
而志愿军是轻步兵,作战主要依赖自身携带的粮弹,对于后勤线的依赖很低,所以,根本不需要去啃掉敌人坚固的据点,只需要水银泻地一样向敌人纵深穿插,敌人后方总有薄弱环节——比如补给基地、比如炮兵阵地、比如指挥部等等,或者干脆就是敌人后方的一个关键的交通要点,只要打掉或者占据这些要点,就能引发敌人前方战线的总动摇。
这种大纵深穿插由于志愿军高度的纪律性以及变态的战场控制能力,所以总能找到敌人战线的缝隙,向敌人后方渗透。
为什么其他国家只有少数精锐特种部队才能打出的胡蒂尔战术,而志愿军军师一级的野战部队也可以做到?
因为胡蒂尔战术要求部队渗透到敌军后方作战,这个作战是在敌军四面包围中无后勤、无增援、无火力支援的独立作战,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这种作战对于部队无论是作战技巧以及心理都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的一定是部队中精英中的精英。
而志愿军却是一只具有信仰的军队,战士的信仰就是“完成任务、消灭敌人”——根本就没有“保存自己”的人性本能。所以,对于志愿军而言,敌后作战——无后勤、无增援、无火力支援——这些对于志愿军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轻步兵对于这些的依赖本来就很有限,加上旺盛的作战意志以及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让志愿军在敌后渗透作战中往往能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二次战役中,为了围歼美军,38军113师奉命向敌后交通线的要点三所里穿插。这种大部队利用山地向美军侧翼的快速运动,美军居然毫无觉察——不是美军麻痹大意,是这个战术动作实在太匪夷所思。
站在美军的立场,假如有一个参谋制定了一个类似的计划——让一支轻步兵从侧翼山地穿插去堵住一只重装部队的后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山地地形复杂,本来就比正常交通线更远更难走,这样的步兵行动能够快过机械化部队在平整道路行军的速度?
好吧,就算这只部队长了翅膀真的提前跑到交通要点上——那么,山地运动重装备是肯定带不了了,仅靠随身的轻武器怎么抵挡一只拥有坦克、重炮以及空中支援的重装集群的冲击?这是奇谋妙计还是给敌人送人头?
但是我们的113师偏偏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这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山地距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平均每小时行军超过5公里!这还是走山路,先敌5分钟赶到三所里与龙源里。
那么,一支轻步兵是怎么抵挡美军重装集团的冲击呢?
凭意志!
弹药打完继之白刃,白刃断折继之血肉;志愿军就靠着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意志把拥有绝对优势装备的美军的士气打崩了。
二次战役后,一个战地记者根据生还者讲述记录下我军松骨峰阵地上战斗的过程:
“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志愿军一线阻击阵地上的部队最后基本打光了,可是美军的士气也打崩了,明明阵地上基本没有志愿军幸存者,可是几万美军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战争是绝对实力的较量,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什么装备、火力、后勤等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能够战胜美军,我们发现,志愿军具备的特质完全可以弥补在表面实力上的差距:
志愿军确实是一只轻步兵,但是这只轻步兵却处于人类历史上的巅峰!我“能聚能散”——“聚”起来是令人生畏的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无所不在;我控制着战场,牢牢的掌握着你的一举一动,而你却对我的动向却一无所知,我可以任意选择地方(不依赖后勤、没有复杂地形的限制,甚至渗透到你的后方)对你进行打击。而你却根本抓不住我!
这样的志愿军虽然装备等居于绝对劣势,但是美军又如何发挥自己装备火力的优势呢?
如果将一只职业军队比喻成一台战争机器,我承认美军这台机器非常强悍,就象是施瓦辛格主演的角色,但是把“能聚能散”做到极致的志愿军却更象一个由液体金属组成的机器人。
这样的对手几乎就是不可战胜的!
后来担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李奇微就对于志愿军的大纵深渗透战斗非常佩服,曾经多次试图模仿志愿军的战术,却没有成功过。
“能聚能散”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很难。美军是一只职业军队,军队的战斗力依靠系统的集成(包括装甲部队、重炮部队、后勤补给、空中支援),当把某只部队抽调出来模仿志愿军的渗透穿插战术后,脱离系统支持的美军的战斗力简直就呈指数级的下降。
曾经李奇微抽调了一个最精锐的陆战营,全部模仿志愿军训练,然后向志愿军后方渗透——包括无线电静默,没有空中支援与掩护。结果在攻击志愿军后方一个水库要点时,遭遇志愿军一个排的阻击。整整一个美军陆战营,兵力是志愿军的10倍,结果打了半天伤亡惨重却一无所获,最后灰头土脸的撤回去了。
任何军事指挥官都明白“能聚能散”的重要性以及战术价值,但是却很难做到,如果一支部队“散开”后,战斗力急剧下降,那还不如“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当志愿军取得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的空前胜利时,面对志愿军这样一个类似“液体金属”构造的战争机器,美国高层是非常沮丧的,当时美国高层甚至觉得志愿军已经具备将美军赶下大海的实力,所以秘密授权去一线部队指挥的李奇微“在他认为适合的时机,将美军撤出朝鲜”。
然而,这个李奇微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将领,他找到了对付志愿军的办法,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6
李奇微设计了一套怎么样的战术?
很简单,志愿军发起攻击,美军就先跑为敬,我有机械化优势,你靠两条腿追不上,跑多远呢?每天30公里——这是轻步兵每天能追击作战的极限。对于重要的战术要点,我就加强力量坚决守住,你轻步兵携带的轻武器啃不动(战线有缝隙,面对志愿军的渗透守不住,但是战术要点可以)。
这样连续跑7天,志愿军随身携带的粮弹+原始的后勤补给基本耗尽后,我就集中力量反击你,你弹尽粮绝根本就无法抵挡。
这套战术非常精准的打到了志愿军“轻步兵”的软肋。
四次战役,李奇微运用这个战术就摆脱了被动局面,虽然美军的反击在西线被志愿军顶住了,但是东线志愿军对砥平里的攻击却遭遇了失败。这次战役双方基本是达成平手。
五次战役志愿军却吃了亏。因为对李奇微的新战术不够重视,我们五次战役依然按照过去的方式猛冲猛打,7天后粮弹耗尽,李奇微一个凶狠的反扑让志愿军猝不及防,慌乱中没能组织好防御,被美军冲开一个缺口长驱直入。当时李奇微感觉胜利在望,不免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不仅可以扭转不利的战争形势,而且快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奇葩的阻击战不仅再次颠覆了美军将领的认知,而且让志愿军摆脱了不利的局面。
这就是铁原阻击战。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铁原是我军的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各个部队正向这个要点靠拢,以取得补给重新建立战线。而李奇微亲率的美军反击主力(约7万人,配备上千辆坦克、上千门重炮,还有每天2000架次的空中支援)也扑向这个要点,只要攻占铁原,就能分割弹尽粮绝的志愿军主力,就能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
所以,当时彭总就给铁原附近唯一建制完整的63军下了死命令,必须坚守铁原15天,哪怕把63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一支轻步兵要抵抗兵力火力具有绝对优势的重装集团的冲击15天——没有完整的野战工事是绝对不行的,可是构建完整的野战工事体系至少也要3天,李奇微会给我们3天的时间吗?当然不会!
没办法,63军军长给189师也下达了一个不近情理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铁原前阻击美军3天。
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要知道三所里、龙源里阻击还有险要地形,美军是溃退的败军,军心士气都有问题,而且这些地方的阻击也只坚持了1天不到后续部队就赶上来了。现在却要求一个9400人只有轻武器的步兵师,在没有有利地形,没有野战工事的丘陵地带去阻击士气高昂、火力编组齐整、人数高达7万的美军重装集群3天?
怎么可能?
但是189师偏偏就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189师师长蔡长元是一名战术素养非常高的将领,他对志愿军的特点理解非常深刻,在接到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后,采用了一种空前绝后的奇葩战术——他把189师“解散”了!
对!“解散”后组建成200多只小部队,这200多只部队在20公里宽的正面,25公里长的纵深,也就是500平方公里的地域中占据200多个小阵地,每个阵地只有30来人,摆出了一个“天女散花”的阵型来迎战气势汹汹的美军装甲集群。
这个阵型让美军所有的将领都目瞪口呆!这TM完全颠覆了军事学的常识!
军队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力量?那一定是组织集合成一个整体!现在志愿军居然主动把军队“拆散”碎片化,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但是仔细一琢磨,却发现189师这个“天女散花”阵意外的很难对付。志愿军碎片化确实让力量分散,每个阵地的实力都不强,但这TM有200多个阵地!一个一个啃要花多少功夫?直接撕开一个通道不管不顾向铁原推进?
那就相当于美军主动让无数个志愿军小部队留在自己后方!补给线怎么办?后勤保障放在那里才安全?炮兵阵地要配置多少警卫部队才放心?各级指挥部设置在那里?总不能军师一级的指挥部都跟着突击部队前移吧?
最后美军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去一个一个去“拔钉子”。
这个“天女散花”的战术将志愿军“能聚能散”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只有志愿军这样有信仰并且具备高度自我牺牲精神的部队才能实施这样的战术,这样战术实施的前提是,每一个小阵地都要成为一颗“钉子”,在面临几十上百倍美军的冲击下,不能一击就溃,而要尽可能的坚持更长的时间。因为美军火力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被美军攻击的小阵地基本没有获得增援与补给的可能,坚守的志愿军部队也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但是我们189师的干部士兵毫无怨言的接受了这个地狱级的任务,在美军上千辆坦克上千门火炮每天2000架次的空中打击下,顽强的坚持下来,虽然一个又一个阵地失陷,一只又一只部队打光,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为后方构筑完备的野战工事体系赢得了时间。3天后,撤退命令下达后,参战前9400人的189师能撤下来的还不到5000人。
189师之后就是63军其余部队在匆忙构筑的野战工事中阻击美军的疯狂进攻,整整打了12天,让志愿军其他部队在后方建立了完整的战线后才撤离。五次战役志愿军虽然吃了点亏,但是却击碎了李奇微妄图赢得朝鲜战争的美梦。
美军在如此有利的局面下都没能赢得胜利,这个时候美国人终于明白,自己虽然在装备、火力、后勤等方面有绝对优势,但是面对轻步兵巅峰,能够将“能聚能散”做到极致的志愿军却完全没有取得胜利的信心,这才开始了板门店谈判。
7
总结一下,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113师是“聚”成一个点,铁阻击战原189师是“散”成一个面——一个“聚”就打出第2次战役的空前大捷,一个“散”就扭转了第5次战役的被动局面。
这样的军队确实是很难战胜的——很多人评价朝鲜战争,认为志愿军能够PK美军是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美军装甲部队受到朝鲜山地复杂地形的制约——这个我承认;但是志愿军同样受到朝鲜地形狭小的限制,如果朝鲜南北长度增加一倍,在更宽广的地域中志愿军也就能更充分发挥自己“能聚能散”的优势,可能打出更多的大纵深穿插的漂亮战例。
如果这样的情况,美军怎么应对?或者兵力增加一倍——这个国际形势不允许,或者就只能齐头并进抱成一团防止志愿军无孔不入的穿插,如果这样,美军就丧失作战灵活性与战争的主动权(如同解放战争的国民党军一样),志愿军就可以任意选择战场任意选择对手作战——志愿军同样立于不败之地。
板门店谈判后,双方打打停停折腾了几年——现在双方都非常了解对手的战术特点与优劣性,都奈何不了对手。志愿军找不到对付美军先跑为敬磁性战术的好办法——毛泽东曾经有调动两批部队轮流作战的设想,但是志愿军原始的后勤系统根本就无法支持两批部队轮流进攻。美军也打不穿志愿军的防线——最初双方对垒,美军认为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火力与空中优势了,结果却被志愿军反斜面坑道战术所化解。
最后板门店谈判快要签字时,李承晚又出了幺蛾子,不但拒绝签字还扬言要单干——于是志愿军打了最后一战,主要就是教训棒子。
这场战役史称“金城战役”,志愿军打得非常漂亮,15天战役全歼韩国的首都师,并且给其它3个韩国师以重大打击,合计歼敌5万余人,面对志愿军的大纵深穿插战术,韩国军队惊慌失措溃不成军。
其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我军一只小部队渗透到韩军后方,直接把韩国的一只王牌部队——“白虎团”的团指挥部给端了,不仅缴获了“白虎团”的团旗,而且把所有在团部开会的白虎团军官屠了个精光。
这只部队在韩国非常有名,现在呢?在中国女性群体中也是大名鼎鼎——韩剧《太阳的后裔》男主角宋仲基服役的就是这只部队——如果《太阳的后裔》时代背景是朝鲜战争,估计就只能拍成悲剧片了,因为男主角大概率会被志愿军渗透部队打成马蜂窝。
最后就朝鲜战争讲几点。
朝鲜战争中美国越过三八线中国参战就是必然。我们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就在东北,甚至主要给工业基地供应电力的水电站就在鸭绿江。如果让美军陈兵鸭绿江,我们东北工业建设的安全性就完全无法保证,如果放弃东北在大陆内陆重建一个重工业基地就得花费更大的代价以及更长的时间——这种对工业化进程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
但是要出兵朝鲜至少得有一定的胜利的把握——如果是必输之战,出兵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当时的中共中央高层绝大多数人都对出兵的前景感到悲观,连公认最能打的林彪也装病不接帅印(首批出兵的都是东北部队,林彪是最合适的人选)。
唯一坚持要出兵并且认为能够取得胜利的只有毛泽东。只有他才深刻认识到自己亲手缔造的军队完全具备与表面实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军作战的能力。这种洞察力远远超过同时代其它的领导人。
最后毅然领兵出征的是彭老总,这位脾气暴躁的统帅在朝鲜战争中将志愿军的特质与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五次战役撤退时组织有些问题,让180师受到严重的损失,但是瑕不掩瑜,总体而言,彭老总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也堪称出色。
最令人感佩的还是我们志愿军战士,他们的勇气、坚韧以及牺牲精神为中国军队树立了一个巨大的丰碑——即使拿着最简陋的武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也是轻步兵的巅峰,也是最强大的美军无法战胜的对手。
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战,我们有些人因为美国目前在经济上的优势而悲观丧气。那么,我们现在与美国实力上的差距难道还能比朝鲜战争时期中志愿军与美军表面实力的差距更大?那个时候我们都能从鸭绿江边气势如虹的将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回三八线,打到谈判桌上签订停战协议,我们现在还有什么理由比父辈们做得更差?
推而广之,当你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可能对手在多项指标上都全面碾压你,但是你不应该放弃,想想屌丝志愿军是如何干翻白富美美军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再加一点信仰,你也可以逆袭创造奇迹。